红花
红花在中医里,作为活血通经、消散瘀血的良药,适用于血滞经闭、痛经、产后瘀滞腹痛以及癥瘕积聚、跌仆损伤、关节酸痛、疮痈肿毒等瘀血阻滞的病证。在影视剧中,只要在饭菜、点心、药膏里添加红花,妃嫔就会导致不孕或小产,周期短见效快,屡试不爽。《甄嬛传》更是有这样的一幕:怀孕的端妃被华妃强行灌下红花,端妃饮用后流产,而且终生不孕……红花真的有这么神奇的效果吗?宫廷剧大杀器的红花,究竟是被污名化,还是它真的能“堕胎”? 一、古代红花有妙用,能染衣,更能入诗词 在古代对红花的记载中,我们可以看到红花是一种外来物种,其中《本草纲目》曾饮用引用《博物志》说明红花是由张骞出使西域时所引入:“张骞得种于西域,今魏地亦种之”。 人们对红花一直抱有较正面的观感,许多诗人都曾为红花写下过诗词,其中王建在《宫词一百首》中写道:“收得山丹红蕊粉,镜前洗却麝香黄”,白居易在《牡丹芳》中写道:“千片赤英霞烂烂,百枝绛点灯煌煌。”唐代李中的诗句“红花颜色掩千花,任是猩猩血未加”…… 这些诗词一部分是描述红花的美丽艳色,一部分也暗藏着红花在古代的“染色”妙用。红花的色素是一种古代人易于取得的一种天然色素,古代人用红花取得色素后染衣、更制成胭脂。 古代人通过研究观察发现,红花中具有两种色素,一种是黄色,一种是红色。为了取得需要的红花素,古代人一般会使用“杀花法”和“红花造饼法”两种方法来取得红色的红花素。 其中,北魏的《齐民要术》中记载了详细的“杀花法”,这种色素的取得方法非常复杂麻烦,原文如下: “摘取即碓捣使熟,以水淘,布袋绞去黄汁,更捣,以粟饭浆清而醋者淘之,又以布袋绞汁即收取染红勿弃也。绞讫著瓮中,以布盖上,鸡鸣更捣以栗令均,于席上摊而曝干,胜作饼,作饼者,不得干,令花浥郁也。” 这种方法用现代文翻译即为,将带有露水的红花采摘后,反复捣烂,并用泛酸的酸栗水或淘米水淘洗,然后用布袋将水过滤,留下只剩下红色的花饼。这种方法需要反复多次的捣烂冲洗,工序较为复杂。 在《齐民要术》中还曾记载了,红花做胭脂的方法,其方法与红花素取得方法相似,即在红花素取得后,将红花素浸入淀粉中,胭脂即成。 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