蒲公英
蒲公英别名谷谷丁、婆婆丁、黄花苗、黄花地丁、奶汁草等,为菊科蒲公英属多年生草本植物。蒲公英茶使用的是切细且干燥的根或叶子,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和矿物质,有强化肝脏的作用,能降低胆固醇。蒲公英味甘,微苦,有清热解毒、利尿、缓泻、退黄疸、利胆等功效。据《本草纲目》记载,蒲公英可清热毒、化食毒、消恶肿。《唐本草》、《神农本草经》、《中药大辞典》等历代医学专著均给以高度评价,民间用以治疗疮毒、脑膜炎、流感、肝胆病。 1、清热解毒 蒲公英是一种清热解毒,消肿散结的良药。适合用在各种热毒疾病方面,其中清肝热的效果非常的不错,对于治疗一些由于肝热所引起的严重发红、肿痛的情况,以及多种伤口感染后或者是化脓的疾病治疗效果也是非常不错的。 2、祛湿热 《本草纲目》中说:“蒲公英解食毒,散滞气,化热毒,消恶肿、结核。”蒲公英可泻火除湿,可以改善湿热所导致的恶心、舌苔发黄等问题,对湿热引起的痘痘也有治疗的效果。 3、治疗口腔溃疡 咀嚼干制的蒲公英5-10分钟,一部分内服,一部分留于齿颊,起到内服与外敷双向用药的效果,结果复发性口腔溃疡愈合速度明显加快,并减轻了溃疡病程中的疼痛。 4、消痈散结 蒲公英具有祛火、消炎等作用,对于女性来说,经常吃点蒲公英能有效地疏通郁结的肝气,起到防治乳腺疾病产生的效果。《新修本草》曰:“主妇人乳痈肿。”《本草备要》曰:“专治痈肿、疔毒,亦为通淋妙品。”如果身体出现了高热不退或者是臃肿疮毒,可以多服用一些蒲公英水。 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