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howing 6 Result(s)

中医保健9要诀

大脑为精明之府日梳五百把病除   头为精明之府,人体之重要12经脉和40多处大小穴位,以及十多个特殊刺激区均会聚于头部。用木梳或骨梳替代小银针,对这些穴位和经脉进行所谓针灸性按摩或刺激,将去病健身。勤梳头的确是一项积极保养人体精、气、神的最简单易行、最经济的长寿保健对策。   脚底为第二心脏常搓涌泉益健康   中医学认为脚上的60多个穴位与五脏六腑的12条经脉着密切的联系,布满了相关全身各器官的反射区。但由于脚底部离心脏甚远,抵抗力低下,是人体的先天薄弱环节,客观上为寒湿邪气病毒的侵袭提供了有利条件,所以说脚部的保健比其他部位显得尤为重要。经常温浴后搓涌泉穴,可去病延年。   日咽唾液三百口长寿   中医认为,唾液是人体的精华,贮于丹田,再化津还丹,遂成精气,起到和脾健胃,濡润孔窍,润泽四肢五脏,强肾补元,滑利关节,补益脑髓的作用。   日撮谷道一百遍治病疗疾又延年   谷道,又称肛门。撮即上提收缩也。通俗地讲,就是做收缩肛门的小动作。孙思邈在《枕中方》中规劝世人“谷道宜常撮”,认为肛门周围的肌肉要间歇处于运动状态,才能养生健体。   朝暮叩齿三百六七老八十牙不落   叩齿,就是指用上下牙有节奏地反复相互叩击的一种自我保健养生法,俗称叩天钟。中医学认为经常叩齿,不仅能强肾固精,平衡阴阳,疏通局部气血运行和局部经络畅通,延缓衰老。 …

养阳御寒五法

一、运动生阳:   生命在于运动,动则气血流通,动则生热,动则生阳。科学适量的运动是延年益寿的要素,反之则有害无益。冬季不宜练运动量太小的气功,可跑步,打太极拳,做广播体操等,运动练功应在风和日丽时进行,或先慢跑后练功。虽动则生阳,但冬天气候寒冷,应时刻注意防寒伤阳伤身体。   二、保暖护阳:   隆冬时节,保暖防寒可顾护阳气。应及时添加衣物保暖。老年人怕冷,可穿用皮毛衣服或棉衣,外出时还可使用风雪帽、耳罩、口罩、围巾、手套等。必要时可加棉制或皮毛背心、披肩、护膝、护踝等。且皮温比体温低,脚温比体温低4℃左右,手指居次,所以冬天穿棉鞋或毛皮鞋、戴手套防冻最重要,老年人抵抗力差,要穿暖防寒,顾护阳气,当心患病。   三、食物补阳:   多吃甘温益气的食物可补阳气,羊通阳,羊的一身都是宝,冬天吃“羊肉”可温补阳气,祛散寒邪。以及狗肉、老母鸡、鳝鱼、葱、姜、蒜、花椒、韭菜、辣椒、胡椒等。烹饪方法多采用红烧、清炖、蒸、煮、煨等。食粥可选用羊肉粥、韭菜粥等。少食或慎食生冷寒凉食物免伤阳气,如黄瓜、藕、梨、西瓜等。   四、药酒壮阳:   如著名的仙灵脾酒方,药用淫羊藿250克,白酒1000毫升,浸泡7天后服用。每晚睡前服50毫升,15天为一疗程。淫羊藿又名仙灵脾,现代药理研究证明其有雄激素样作用,能促进精液分泌,提高性欲,还能降血糖、降血脂、抗疲劳、抗衰老等作用,有温肾壮阳、驱寒除湿之良效。   五、保健助阳:   用鸣天鼓方法弹击百会穴30~50次、用撞击背部的方法撞击命门穴20~30次、用摩揉的方法摩揉关元10~15分钟、用按揉的方法按揉足三里穴5~10分钟、用洗热水足的方法泡涌泉穴20~30分钟。

肺心病患者家庭保健与护理

肺心病是一种严重危及人民健康的常见病、多发病。系指各种不同病因损害肺脏多结构和功能所引起多右室肥厚。发病年龄多在40岁以上,急性发作以冬、春季多见。临床上以反复咳喘、咳痰、水肿、紫绀等为特征,可分为代偿及失代偿两个阶段。祖国医学认为:本病多因咳喘等肺系疾病,迁延不愈,渐至肺、脾、肾及心脏受损,出现   咳喘、心悸、水肿、腹胀、唇青舌紫等症。   对于肺心病恢复期多患者应从以下几个方面保健与护理:   1、预防呼吸道感染   患者应根据气候温度多变化,及时增减衣物,避免过热或受凉;流感易流行季节避免到人群聚集的场所,寒冷季节外出时应戴口罩,避免冷空气直接刺激呼吸道;保持口腔清洁,早晚刷牙,饭后漱口,用淡盐水漱口,每日1~2次。   2、气功疗法(缩唇呼吸训练)   将嘴缩成吹笛状,使气体呼出时,阻力增加,肺内压力增加,使肺泡充分扩张,增加了肺通气量,然后用鼻吸气,使空气经鼻腔滤过,加温加湿,减少对气管粘膜多不良刺激。此训练方法可每天3~5次,可与腹式呼吸交替进行,从而有效防止支气管过早闭塞。   3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  有长期吸烟的肺心病患者,应努力戒烟,并避免被动吸烟;生活要有规律,合理安排一天的工作学习和休息;和家人邻里和睦相处,保持愉快的心情。   4、食疗 …

中医保健科普小知识:养正气 百病不生

中医指出,机体对抗外来疾病的称为“正”,造成人体患病的各种因素称为“邪”。正气足,百病不生,因而,养正气,可抗疾病。那么要如何养正气?以下中医告诉你正气在人体的分布及提升正气的方法。   五味进五脏:酸进肝、苦进心、甘进脾、辛进肺、成进肾。进食时五味适当,五脏阴阳调和,功能正常。一旦五味过度,五脏受损,正气不足,就出现免疫力下降。   五情,就是喜、怒、思、悲、恐。中医理论以为适当的喜悦能愉快心气;适当的思虑,调和脾气;适当的悲心,肺气就不会上逆而喘;适当的恐惧(小心怕做错的心情),能使肾气收敛,肾精充足;适当的发怒,能使肝气疏泄。但是,五情过度,机体的免疫力就会降低。   我们已经知道正气对人体的重要性,那么正气在人体什么地方呢?   首先是肾脏,肾脏就似乎我们来到这个世界时背着的行李包。有的人行李包很满,有的人行李包很空。这个先天带来的行李包,大体决定了我们身体的健康基础。   其次是脾脏,脾脏就像我们随身携带的手提包,你住里面放进保养、爱护,就能收获健康,它甚至可以弥补一部分的肾脏先天不足。但你要是在饮食作息上一味胡闹,这个手提包甚至会拖肾脏的后腿。   最后是肺脏,肺脏是正气的晴雨表。睡眠足、饮食好,人就肺气足,神采奕奕;若是各方面保养不到位,肺气虚,各种疾病就乘虚而进。所以,要想正气十足,先养肾脾肺。

中医养生保健的小常识

相对西医来说,中医离我们的生活最近,也最为密切!   人人都知道,如果风寒感冒,熬点“生姜红糖汤”喝一喝,盖厚被子出一身汗,睡一觉后就神清气爽,感冒不治而愈。——其实,生姜、红糖、大蒜、葱白都是我们生活中常用的中药。我们在吃生姜的时候,感觉味道温辣,属于“温热”型的中药。   而“薄荷”(比如我们吃的薄荷糖、用的薄荷牙膏等)则感觉有些凉丝丝,其实,薄荷也是常用的中药,属于““寒凉”型的中药。   中医为什么能治病呢?如果你发热属于热症,就用“寒凉”型中药(比如薄荷),让人体恢复正常值;如果你发冷属于寒症,就用”温热“型中药(比如生姜),让人体恢复正常值,从而恢复健康。   以上,只是最简单的分类方法,也就是说,把疾病和中药只分为了两类:热型、寒型。   事实上,中医的分类更加细密些,一般分成五类:风、热、湿、燥、寒。–这种分法实际上是”五行“的体现。   春天(木月)容易起“风”;夏天(火月)就会炎“热”;长夏淫雨霏霏产生“湿”气;秋天(金月)容易干“燥”;冬天就会“寒”。   下面,我们就说说日常生活中常见或者时常听说的中药:   祛风药:能让“风”型的疾病发散。   生姜(偏热);薄荷(偏寒);菊花–这是生活中最常见的。你可能没想到吧,吃个薄荷糖、喝碗菊花茶,都能够达到“发散”病邪的作用。 …

【中医科普知识】中医眼科的保健知识——-中医常用治疗方法

(1)点眼法—本法是将药物直接点于眼部,多用以消红肿、去眵泪、止痛痒、除翳膜。适用于外障眼病及部分内障眼病。常用的有眼药水、眼药粉与眼药膏三种。   (2)洗眼法—本法一般以清水、淡盐水、药物煎液洗涤眼目。当结膜或角膜受伤时,冲洗结膜囊可除去结膜囊内的异物或分泌物,减少对眼的损害。可清除灰尘或细菌,避免感染。   (3)熏眼法—本法是用中药煎剂的热气蒸腾上熏眼部的治疗方法,具有物理温热敷及药物治疗的双重作用。适用于角膜炎、巩膜炎、急慢性葡萄膜炎等。   (4)浸眼法—本法是指将药物制成水溶液,将眼部浸泡于水液中的一种外治方法。治疗过敏性结膜炎、眼睑皮肤炎症、化学性眼外伤   (5)眼部注射,穴位注射—本法是将药物注射人结膜下的方法。它多用来治疗黑睛深层病变及其他眼内病变,起到滴剂较难达到目的的治疗作用。治疗角膜深层疾患,神经视网膜疾病   (6)针刺疗法—各种外眼炎症性疾病、麦粒肿   (7)敷眼法—是用冷、热敷或用药直接敷于眼的外部的一种治疗方法。眼睑疖肿、角膜炎、巩膜炎、葡萄膜炎、眼外伤(钝挫伤)   (8)穴位敷贴(冬病夏治)联合针灸科开展—治疗功能性溢泪   (9)耳压—眼科慢性疾病,近视   (10)刮洗法—沙眼、结膜炎